買房大家最怕什麼?

我最怕遇到凶宅,再來就是購屋糾紛了

來看看怎麼避免吧!

 

 

對我而言,買房子最困難的是存到一開始那筆錢,不論是中古屋的頭期款還是預售屋的訂簽開,都是一條漫漫漫漫長路。

但最害怕遇到的除了凶宅之外,就是購屋糾紛了,我的個性不太喜歡與人起衝突,但買房子畢竟是大事,很難大事化小、小事化無。

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學到的購屋小撇步,希望跟我一樣想買房的人,在圓夢的同時也可以避免遇到購屋糾紛喲!

 

其實最常見的購屋糾紛,就是屋況問題,尤其『漏水』又是最大宗;其他像賣方原貸款沒有完成塗銷這些問題,也算常見,所以為了避免這種難堪的情況產生,可以掌握

「問、看、摸、約、圖」五字訣,詳細了解屋況與產權問題等等之後,才能安心入住呀~

 

想要確認屋況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多問,除了多問仲介之外,還能多方從附近鄰居打聽,像是社區評價、建商口碑等等。還有很重要的是,一定要記得詢問管線有沒有曾經換新?有,就還行。沒有,屋齡高的就要特別當心,後續修繕費用可能一大筆。

以前我就很疑惑,為什麼看房老手在看物件的時候,都不會像我一樣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,幻想這間就是自己的家一樣。反而是用銳利的眼神到處看到處走,甚至連小細節都不放過,而且還照三餐去看。薑還是老的辣,想避免買到漏水屋,最好是晴天、雨天、白天、晚上,都要去看房,一方面會遇到不同鄰居也能多方打聽之外,還能仔細看看有沒有壁癌或油漆剝落或油漆凸起,這些都是隱藏性漏水,要注意發覺才能避免。

還有必須要特別注意「天花板的四角」、「廁所」、「廁所外的牆角」,都要仔細看有沒有油漆顏色不同或是油漆凸起。

還有,很容易被忽略的是,如果房間隔間牆後面是廁所,也要好好看清楚,千萬不要漏掉。

每個對外窗的窗框,如果防水措施做不好,下雨天也很容易有雨水滲漏,如果入住後才發現超級麻煩的。

有些社區會有公共管道間,很多管道匯集,自然漏水狀況就容易發生,所以管道間也記得要好好看看。

窗框.jpg

窗框2.jpg

管道間.jpg

管道間2.jpg

壁癌.png

看房真的不要害羞,每個水龍頭都開開看,看水流順暢度、排水狀況等等,畢竟雖說是「看」房,但真的入住的話,這些東西都是要使用的,不是擺好看的,所以功能性絕對要放第一。

再來,如果有排水不順,甚至有積水,管線就很有可能堵塞。

馬桶也千萬不要放過,房仲說幾次沒問題很便宜,都比不過你自己沖一次馬桶來得實在,如果抽水狀況、流暢度其中一個不好...那就很扣分了。沖馬桶這件事,雖然是微不足道的小事,但每天都要經歷,當然要乾淨俐落。

也可以摸摸看廁所外牆和窗框,認真感受一下有沒有潮濕或者溼氣重,有些業者會透過裝潢去掩飾瑕疵,但如果雨天特別去摸這些地方,會發現即使看不到水字,還是會有濕氣,這時候就需要格外小心。

小提醒:會留手汗的人可以用手背感受,才不會失準了,以為到處都有濕氣。

也就是契約內容務必務必看清楚。首先,當然是權狀名字、坪數、地址正確與否,車未標示也要相符,因為台灣在不同法規時期,很多建築的車位登記情形都不一樣,須要特別當心。

權狀之外,謄本也務必務必看清楚,最好的方式是請地政士幫忙調最新的謄本,列印日期最好就在當天,日期越近越好。

謄本上的

標示部:請看清楚地址、車位

所有權部:要確認登記人的姓名。

他項權利部:重點就是抵押權,務必確認屋主的貸款是否已經塗銷完成,免得開心買了新房子才發現買到產權有瑕疵的物件。

當已經跟賣方約定好,哪些物品、哪些家具要留下來,可以先拍照,當成佐證;交屋時,也順手把現況通通拍下來,就能避免到時有爭議,口說無憑的窘境。

 

有沒有比較有方向啦~避免買到瑕疵屋其實不難,自己做好功課就不怕當冤大頭~

 

購好屋房市資訊網:

購好屋聯結.jpg

arrow
arrow

    購好屋房屋投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