代銷說:這間坪效非常好,20坪幫你隔三房,一間當孝親房一間房間之後可以給小孩,精打細算就選這間!

但真的是這樣嗎?


預售屋看不到實品,

所以有些人會排斥這樣的產品,

但其實做好把關就不至於被話術弄糊塗。


還記得小時候去長輩新家參加入厝宴客時,

親朋好友問到坪數多少,

大家都是直接講實際坪數。

但物換星移過了幾年後,

在政府、建商目標一致的打拼下,

現在房屋市場的坪數大多都包含公設比

有的房子25%、有的30%甚至有逼近40%的公設比

造就現在買房的實際坪數只能越買越小,

現在去問別人家幾坪?他告訴你的數字跟他們家實際坪數可能差了一大截。

 

那我們該如何知道正在看的物件是否符合生活起居呢?

基本上標準三房兩廳的配置如下:

各處合理坪數.png

客廳是一家人團聚、接待客人的重要空間,

6-8坪才不會嫌擁擠。

餐廳1.5坪放得下一班四人坐餐桌椅。

主臥次臥坪數都不包含浴廁,

浴廁兩間合算3坪是符合坪效的大小。

陽台是加上洗衣機跟曬衣空間的坪數。

這樣的標準去看室內就快30坪了!

但別忘了還有公設比要考量,

以現在標準30%來算,

想買一間坪效好符合生活起居的房子,

房屋權狀至少要買到43坪才能得到室內30坪的空間。

加上平面車位8坪來算,

所有坪數大概要50坪才能符合標準配置。

以台北為例:

中古屋70萬一坪、新成屋100萬一坪,

車位一個算200萬,

在台北市天龍國要有個標準三房的配置,

就要花3200萬~4500萬才住得舒服

看到這裡別直接打消買房念頭。

 


這樣的總價確實讓人望之卻步,

所以建商只能將房子越蓋越小,

因為家庭結構也在改變,一家人口越來越少

標準三房縮水之外、兩房也一起縮水。

怎麼縮?

客廳跟餐廳合併算7坪,

主臥4坪就夠、次臥就更慘3坪甚至3坪不到,

浴室2間各1坪就好,

廚房併陽台2坪,(不能吃太胖不然不好晾衣服)

如此這般,20坪的三房就產生了。

聽起來好像也還能接受吧?不要變胖就可以了吧?

請考量很重要的一點:

未來的人生你有想生孩子嗎?長輩可能來家裏過夜嗎?

通常首購族或新婚買房最容易傻傻聽信代銷小姐的規劃,

「三房兩廳現在很好用,你看大間次臥就當孝親房,小孩長大還能變小孩房,另外一間小房間還能做書房、遊戲室或客房...」

然後被新房的香味薰得神魂顛倒的新手就相信了!

這裡不是說代銷小姐不厚道亂講話,

而是買房是10年、20年甚至30年的事情,

將人生各階段的變化都納入考量才不會遇到空間不夠用的問題。

認真想想,如果往後有打算生小孩,

客廳+餐廳才7坪小孩能怎麼活動?

最大的次臥3坪可以讓孩子住多久呢?想住到大學畢業可能挺困難...

那麼長輩偶爾來家裏過夜享受天倫之樂,

餐廳客廳廚房的空間有辦法讓行動不便的老人家活動嗎?

其實沒有實際住過誰都不會知道對吧?

建商蓋這樣「小三房」出來,

往往圖上的沙發、餐桌、椅子、床等等都不一定符合實際大小,

他們家具的縮小比例尺讓我們誤以為空間其實還很夠,

但看到樣品屋之後就會發現哪裡怪怪的...

事實就是小三房放完家具就找不到其他空間讓孩子或老人活動。

 

小三房住起來是怎麼樣呢?

首先是餐廳太小,頂多就4人小桌,吃飽想起身椅子就會撞到後面牆壁。

廚房大多這種都會規劃一字型廚房,冰箱選450升的大小就很緊繃,愛煮菜的媽媽可能會無法無束縛的施展手藝。

主臥就必須捨棄KING SIZE的雙人床,即使選了標準雙人床還要預留衣櫃空間,因為建商給的衣櫃深度不到50公分,如果做60公分的衣櫥,走道就會窄很多。

以後生孩子也絕對放不下嬰兒床。

最小的次臥,代銷說可以當小孩房,但其實一張標準單人床加書桌就很滿了,圖面還有畫衣櫃不知道到底哪裡找的...

廚房外的曬衣陽台,寬度不夠不能變胖之外,長度也不夠,想曬個被子是困難重重。

小三房-圖1.png

圖片來自網路

小三房-圖2.png

圖片來自網路

 

小三房看起來已經很緊繃了,

原本15坪兩房兩廳還不錯,有些建商還有創意三房的規劃。

首先這間兩房一定只有一間衛浴,沒有主臥衛浴,

廚房一定是開放式廚房跟餐廳連成一個空間,

那餐桌頂多就是廚房旁邊的小吧台,

原本餐廳的位置就能做滑門或滑簾多隔一個多用途空間,

當初的兩廳就剩下一廳多一間房了。

小三房-圖3.png

圖片取自網路

小三房-圖4.png

圖片取自網路

 

並不是說這樣的「小三房」和「創意兩房」不能住人,

畢竟建商會縮小格局盡量創造小屋多機能的想法,

也是時勢所逼。

只是希望未來有規劃生小寶寶或接長輩來家裏過夜的買房新手們,

能夠多看多想,

畢竟總不希望住了3年5年又要再重新找房子重新搬家適應。


 

如何評估自己要找多少坪數的房子才夠呢?

基本上一個成人需要10坪左右的空間,

多一個小孩再加5坪。

如果兩人同住不生孩子當時尚的頂客族,

大約10多坪的兩房或20坪的小三房就很夠用。

生一個孩子之後就是兩大一小了,

一開始可能感受不明顯,

但等孩子會跑跳了小三房就是最基本的門檻,

再多生一個呢?

沒有標準三房真的會很辛苦,

因為小孩會一直大但空間無法改變。

 

 

用這個買房標準去挑選房子不會錯的,

因為買房和買車還是不同,

房子耐用期很長應該要選擇符合自己10年、15年人生規劃的房型才對,

寧可從新屋改看中古屋、從蛋黃搬去蛋白區,

也不要剛買了房就發現不適合,天天想搬家。

 

 

猜你喜歡:

台灣少子化建商卻都沒在怕的一直蓋,背後竟然有「暗黑真相」?

房地合一稅2.0將在7月上路,房價是漲是跌?重稅衝擊下對投資、自住、租屋族將帶來什麼影響?

台中正西區 稀有小坪數 *富宇質青* 綠園道退縮20米大棟距 市區捷運宅 鬧中取靜

房價一年比一年高,什麼時候才是合適的進場時機呢?

 

購好屋房市資訊網:

購好屋聯結.jpg

 

arrow
arrow

    購好屋房屋投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