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新房子買賣中常見的問題很多,
其中就屬"公設"最讓人摸不著頭緒,
新建案的公設比基本都是30%起跳,
到底花錢買這30%的公設是指哪裡呢?買得值得嗎?
公設廣義而言就是建物所有住戶共同使用分擔的部分。
如:樓梯間、電梯間、門廊、水箱、機械房等等。
其中公設又分為「大公」和「小公」,
那麼,
大公指的是哪裡?
只要是全體住戶共同分擔都叫做大公。
例如:配電室、台電受電室、機械房、蓄水池、水箱、空調室、清水池、管理室等等
小公又是指哪裡?
僅由部分住戶共同分擔就是小公。
例如:電梯間、通到、走廊、門廳等等
(翻攝自賣厝阿明臉書)
公設之所以分為大公小公,
其中一個重要的用意是假如大公或小公出現需要修繕或維護的費用,
需要負擔此費用的住戶才會有明確的責任歸屬。
搞懂大公小公之後,
買方更需要留意公設可能被虛報的問題,
大多數的平面車位坪數大約8-10坪,
其中包含了車位大小、和車道、坡道空間,
假如合約載明的平面車位僅登記6坪(或更少),
就極有可能是銷售端將車道面積列入「大公」裡面,
因此不論買方是否購買車位,
都必須特別留意車位的登記方式。
房屋買賣有很多細節和眉角,
倒也不是說商人不值得信任,
而是買賣行為的過程中,
消費者的知識越全面才越能夠保障自身的權益。
購好屋將持續更新買房關鍵知識,
讓每個人在買房這條路上需要準備好的只有足夠的資金,
購好屋房產資訊網:
延伸閱讀:
想當包租公/包租婆? 挑對產品其實年輕也能輕鬆擁有被動收入!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