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常有人問到「地上權」的房子好像很便宜,
到底可不可以買?
其實我們首先要了解
最簡單的說法就是擁有"土地使用權"而沒有"土地所有權"。
依民法而言地上權同樣屬於不動產,
但只單就土地上下一定範圍內的建物有擁有權,
對於土地本身並沒有擁有權。
普遍買房子都只購買到土地與土地上的房子,
因此會有房契與地契,
因為買方就是實際擁有者。
而地上權的土地擁有者通常是政府釋出,
地上權的好處是,政府既可以保有土地擁有權不用永久失去土地,
且對的地點也能夠以養地的長遠規劃來看,
原本被閒置的土地能活化周遭環境 又能收租產生穩定現金流。
通常地上權由開發商競標取得50-70年的土地使用權,
可以在土地上蓋房子或商用不動產。
對開發商而言,
不用拿出一大筆錢先購買土地再拿出一大筆錢蓋房子,
相對以往的模式更有餘裕將建物規劃更加完善,
且因為土地成本大幅降低,
因此也能以市場大約7折左右的價格吸引消費者。
地上權的房產標的對於身為土地擁有者的政府或開發商,
與競標地上權的開發商而言,
是雙贏的局面。
雖然都是房子可以遮風避雨,
但兩者間差異其實不小,
再繳納稅金的部分也有需要注意的細節。
地上權房產不擁有土地自然不需要繳交地價稅,
但需繳交地租,大約是公告地價的1-5%。
地上權與一般住宅差益比一比:
1.最大的優勢就是比一般房產便宜20% ~ 40%,
買方可以用低總價享受精華地段的生活便利。
2.免繳納地價稅,未來轉手也沒有土地增值稅的顧慮。
3.購屋置產的買方對資產配置也會更有彈性。
4.租金和一般行情相近,成本較低因此投報率更高。
地上權房產的缺點:
1.地上權有一定使用年限,到期後會面臨需要拆屋還地的狀況。
2.華人認定「有土斯有財」,地上權較無法提供長遠的保障。
3.建物價值將隨使用年限遞減。
4.通常地上權建物貸款有利率高、成數低的情形,自備款須提高。
5.繳交地租給土地所有權人是浮動利率。
地上權房產最大的好處是可以一次決定未來5-60年的房租,
買了地上權的房產馬上就能計算未來5-60年總租金多少,
每個月平均負擔多少租金。
對於自住需求而言,
不用擔心屋主漲房租或突然要求搬遷,
還能夠在精華地段維持5-60年相同的租金是很吸引人的,
不過使用期間產生的修繕費用和房貸利息也將是成本之一。
投資地上權長期租屋划算嗎?
實際來算看看就知道,
地上權房價假如是市價7折,
雖然租金固定可以期待周遭繁榮帶動租金上漲,
有機會創造一筆穩定的現金流,
但同樣的貸款產生的利息和修繕費用也都是屋主的成本。
加上地租稅其實比地價稅高上許多且前期需準備高額頭期款,
單單市價7折的地上權房產計算投報率可能還是要多想一下,
但假如7折以下的金額確實有考慮的可能,
畢竟地上權房產就很像買車的概念,
汽車是有折舊性的資產,
但假如這台車是計程車能夠賺錢生財,
那麼這台車能產生的價值就遠遠超過當初購入的金額,
地上權房產也是如此,
雖有折舊的顧慮,
買對地點和夠便宜的總價,
同樣能夠提供穩定現金流創造被動收入。
購好屋房市資訊網:
延伸閱讀:
想買預售屋?新建案好多20坪小三房,坪效真的好嗎?像建商說的:小而美?
買房前必做功課!寧可多花時間深入了解房產也不要花大錢彌補當初的不謹慎
想當包租公/包租婆? 挑對產品其實年輕也能輕鬆擁有被動收入!